读懂“狼不捉羊”留言的深意返回总站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时政新闻 > 未成年人保护
时政新闻
党政要闻
纪检监察新闻
法学会要闻
未成年人保护
普法宣传
未成年人保护

读懂“狼不捉羊”留言的深意

来源:南方日报   发布时间: 2021-12-10 15:23:52   浏览:107次  字号: [大] [中] [小]

近日,有网友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以“强烈建议新版喜羊羊与灰太狼恢复成旧版”为题向广州市委书记反映,称“新版动画的风格特别幼稚”且“狼与羊的不冲突主题有绥靖思维之嫌”。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此作出回复:“羊狼和平新时代”的故事更能扣人心弦,主线、主题更清晰。

有些网友认为,一些家长动不动举报、投诉,让创作者的空间越来越小,甚至一些编剧主动退让、自我设限。其实不然,虽然未成年人是动画片的主要受众群体,家长们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意见,但并不等于他们要求制作方放弃“狼捉羊”的叙事框架,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制作更加精良、优秀的作品。反观一些编剧,为图内容安全硬要打造和平共处的故事,实则误解了受众的高期待。

家长们真正反对的是什么?是暴力场面、血腥镜头、淫秽言语等。有网友曾经统计过羊被煮839次,灰太狼更是被平底锅砸9544次。2013年,还有男童因模仿灰太狼“绑架烤羊”游戏而烧伤两同伴。高危险性成为不少网友对此类动画片的一致评价。归根到底,制作方没有理清艺术创作的界限,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。对此,创作者需要积极面对投诉,拉起儿童“警戒线”,以健康积极的内容、生动活泼的形式助推动画作品高质量发展,努力向广大未成年群体传递绿色正能量和成长的勇气。

某种程度上,一些家长和网友的意见,正是动画创作者提高创作水准的契机。在这方面,国外的一些动画片作出了良好示范。就拿《猫和老鼠》来说,编剧会用起包、变形等夸张形式表现猫与鼠冲突的激烈程度,意在提示小朋友打斗有风险。还有动画片引入魔法果等“天外来物”,让小朋友无法学习和模仿。这样的创作理念,正是值得编剧去学习的,而不是为求一劳永逸,果断放弃“狼捉羊”“猫捉鼠”的常识设定。

俗话说“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”,简单复制生活场景、生搬硬套别人经验显然不是优秀作品该有的样子。有时,广袤的创作空间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能赋予作品长久生命力。从这个层面看,我们充分尊重动画制作方的独特思路,也期待动画片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,在保持常识设定的同时,也能让艺术目的在欢快的观影过程中得以酣畅实现。

以切实之举回应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关切,还是要重申动画片分级。尽管现阶段这一制度的推行面临观念滞后、财力不足等诸多困难,但我们仍需努力朝其迈进。毕竟,人人都有共享文化成果的宝贵权利。

相关链接 < 返回列表
  • 上一篇文章:靖江新桥镇: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暖心课堂
  • 下一篇文章:陕西省淳化县检察启动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专项整治
  • 相关链接   · 新华网      · 人民网      · 中纪委      · 最高检      · 最高法      · 中国法学会      ·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   

    版权所有: 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(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)研究会 编辑:周明钱 备案号:京ICP备10012170号-8
   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东路4号院,邮编:100081,电话:010-66110681 电子信箱:dongbiwu@chinalaw.org.cn